骨头汤的营养成分有哪些-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浓白色的羊肉汤骨头汤里面的白色主要是脂肪。

不管是羊肉汤还是骨头汤,它们一开始的主要是包含脂肪、蛋白质以及磷脂等成分,不过在熬制的过程中,羊肉汤或骨头汤中的脂肪以及里面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会在高温下溶解在水中。

尤其是骨头汤,骨头中的胶原蛋白会被分解为明胶,而脂肪则会被粉碎成细小的微粒,而明胶的水溶液就会把这些微粒包裹起来,也就是所谓的“水包油”乳液,这两者结合后就会使得汤汁变白,最终成了乳白色奶汤,所以骨头汤中的“白色”就是“乳化脂肪”。

骨头汤并不补钙

骨头汤文化本来是民俗文化的产物,尽管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延续至今,但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约定俗成”的成分,大家都说好就是好,没有什么科学数据。真要用现代的科学来分析,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新的检验,或者说冲击。

传统饮食文化是“医食同源”,食物都是药,吃啥就补啥,骨头汤当然的补骨头。生活中到处都是,小儿喝骨头汤补钙,长得快,长得高;老人喝骨头汤补钙,身板硬朗不怕摔跤;骨头受伤的病人必须的多喝骨头汤,才会好得快。

但是科学数据是严肃的,骨头的确是钙,但是补不了人体。因为骨头的钙叫磷酸钙,不溶于水,就是说不论你怎么熬,熬多久,骨头不会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钙。

当然会有微量的钙质熬出,譬如2斤骨头熬4小时,汤里面会有钙质13.3mg。相比其他补钙食物,喝100ml牛奶可补钙100mg,一个10g的芝麻丸可补钙78mg。如此看来,骨头汤补钙根本不值一提。

浓白色的羊肉汤,骨头汤里白色的主要是什么?

煲汤秘诀:煲出一流美味鲜汤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在冬春季,汤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开。

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净,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20分钟,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腾3~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质更多地溶解,

浓汤呈乳白色,冷却后能凝固可视为汤熬到家了。可怎样才能使汤鲜味美呢?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炖和五忌。

三煲四炖: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煲可以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煲汤虽被称作厨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为它在烹制上很繁琐,而是因为需要的烹调时间长,有些耗工夫。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煲一般需要两至三小时,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炖的时间长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五忌:

一是忌中途添加冷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

二是忌早放盐,因为早放盐能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从而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外观不美。

三是忌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以免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

四忌过早过多地放入酱油,以免汤味变酸,颜色变暗发黑。

五忌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肉中的蛋白质分子运动激烈使汤浑浊。

掌握了以上技巧,你就可以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一显身手了。

骨头汤里主要的成分为水、脂肪、少量的含氮浸出物,钙和蛋白质的含量很少,长时间煲煮还可产生大量嘌呤。浓白、口感好的骨头汤是因其中的脂肪含量高(并非钙含量高)。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带来肥胖,而嘌呤与高血脂、高尿酸疾病相关。长期饮用骨头浓汤可导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问题。心血管疾病、痛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更不建议常喝。

扩展资料:

已经有很多医学实验证明,骨头熬煮后,汤里的钙含量很低。林秀红表示,骨头里的钙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的,不容易溶解到汤里,骨头汤中的含钙量一般为2-4mg/100ml,而牛奶的含钙量是100-105mg/100ml,自来水的硬度高,含钙量为30-60mg/100ml。骨头汤的蛋白质存在于肉里面,汤水里蛋白质含量很少。只喝骨头汤是补充不了蛋白质的,除非喝汤的同时吃肉,就能补充一定的蛋白质。

人民网-养生:骨头汤补钙?其实是你想象出来的